
05/11/2020
食品欺诈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这个话题依然很热门。 事实上,食品欺诈丑闻仍会登上国内和国际的头条新闻,而消费者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消费的食品是假的。 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食品欺诈,了解它存在的原因、它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如何打击食品欺诈。
食品欺诈为何会存在?
与大多数欺诈案件一样,食品欺诈当事人靠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 欧盟成员国的欧洲食品欺诈网络(EU FFN)及欧盟委员会制定了四条标准来认定是否发生食品欺诈:
- 意图
- 违反欧盟食品法
- 牟利
- 欺骗消费者
此外,欧盟委员会还明确了食品欺诈的七种类型:
- 稀释 - 将低价值的液体成分与高价值的液体混合。
- 替代 - 用低价值的替代成分或产品取代某种成分或产品的某一部分。
- 隐藏 - 藏有劣质食品配料或产品。
- 乱贴标签 – 为谋取经济利益,对包装进行虚假宣传。
- 未经批准增效 – 在食品中添加不明、未申报的材料来提高质量属性。
- 假冒 - 为谋取经济利益抄袭食品的品牌名称、包装理念、配方、加工方法等。
- 灰色市场生产/盗窃/产品转移 – 销售未报告的多余产品。
橄榄油是很容易发生食品欺诈的产品。 精炼油可能作为初榨油或冷榨油出售,也可能是与劣质油混合出售。 肉类产品也经常会使用未申报的肉类,发生食品欺诈。
食品欺诈对消费者有何影响?
购买食品时,我们希望确保食品中的成分与包装标签上的承诺完全一致。 然而,事情并非总是如此。 食品欺诈并不容易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消费者甚至没有注意到自己被误导购买了假冒产品。 但有时,食品欺诈会给个人带来严重后果。 例如,食品中可能含有未申报的致敏原。 对乳制品严重过敏者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含有微量乳制品的产品,可能会危及生命。
如何打击食品欺诈
IFS、BRCGS或FSSC 22000等食品标准以及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都对打击食品欺诈提出了要求。 在供应商管理方面,BRCGS要求企业对每种原材料和原材料组进行风险评估并做记录。 此外,还要求建立各种制度和规程,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购买假冒食品或原料掺假食品食品的风险,确保所有产品说明合法、准确并经过核实。
现在,食品制造商要落实食品标准的各项要求。 虽然过去已经出台了打击食品欺诈的监管要求,但只有少数公司采取了相关措施。 为了继续达到各项标准的要求,现在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进行详细的风险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在此了解更多信息
- BRCGS与SSAFE合作推出了一款免费的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工具(https://www.brcgs.com/brcgs/food-safety/food-fraud/)
- FSSC 22000发布的指导性文件:《食品欺诈控制指南》(https://www.fssc22000.com/wp-content/uploads/19.0528-Guidance_Food-Fraud-Mitigation_Version-5.pdf)
- 欧盟食品欺诈网络(https://ec.europa.eu/food/safety/food-fraud/ffn_en)